重回亞洲市值TOP5,豐田固態(tài)電池仍是“衛(wèi)星”?
編輯導語:在承認“純電汽車”開發(fā)失敗后,豐田再押固態(tài)電池。多次“跳票”的固態(tài)電池能否助力豐田突圍成功還未可知。不過,在此階段提出“全固態(tài)電池”電動車計劃,無疑對該公司市值起到提振作用。
(資料圖)
市值重回亞洲前五
近日,豐田汽車披露,將在2027年或2028年量產搭載固態(tài)電池的電動車。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說,充電時間將縮短到10分鐘以內。豐田首席技術官、副社長中島裕樹表示,“我們已經發(fā)現了一種優(yōu)質的材料,確保不會落后于時代,并且一定能夠實現全固態(tài)電池的實用化?!?/p>
受此影響,豐田汽車市值應聲上漲,截止6月15日,豐田汽車日股的市值為37.9萬億日元(2680億美元),成為僅次于特斯拉的全球第二大汽車制造商。與此同時,豐田市值超過此前排在前列的工商銀行和阿里巴巴,位居亞洲企業(yè)前五。
不過,外界人士質疑,豐田量產搭載固態(tài)電池的電動車型有“放衛(wèi)星”嫌疑。早在2017年豐田就宣布在2020年生產固態(tài)電池,2025年實現量產。但在2021年,豐田改變風口稱“全固態(tài)電池進展并不樂觀?!?/p>
要知道,固態(tài)電池素有“跳票王”稱號。此前,計劃在2023年量產固態(tài)鋰電池的美國電動汽車公司Fisker,在2021年宣布徹底放棄固態(tài)電池計劃。而國內電池大王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也曾表示:“固態(tài)電池有很多科學及技術的基礎問題尚未解決,我們公司深耕十多年,仍然認為難以形成有技術可行性和市場競爭力的產品?!?/p>
不過,在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、固態(tài)電池領域科學家孫學良看來,未來10年,將是全固態(tài)電池研發(fā)的關鍵機遇期。
誠然,除豐田外,日產、豐田、寶馬、上汽等車企都在押注固態(tài)電池。日產提出到2028年將推出搭載日產獨創(chuàng)全固態(tài)電池。寶馬則計劃到2025年推出首款動力電池原型車,并在2030年實現量產。而上汽集團則計劃在今年內開發(fā)新一代固態(tài)電池,并在2025年起在智己、飛凡、榮威、MG推出多款量產車型。
中國科學院院士、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曾表示,“全固態(tài)電池技術雖然目前仍然面臨著很多挑戰(zhàn),但仍然是我們值得去追求的目標。這個目標不是短期的,可以看作是面向2030年,值得創(chuàng)新的目標?!?/p>
豐田承認電動化失敗
豐田能否率先實現固態(tài)電池的量產應用還尤為可知。但該公司在全球車企高舉“純電”大旗時顯得極為消極。
在中國市場,豐田多以燃油和混動車型為主。截至目前,豐田汽車在中國市場共兩款純電動車型,分別為bZ4X和bZ3。其中,去年10月上市的首款純電車型bZ4X在國內上市后銷量慘淡,遠不及國內同級別純電車型銷量表現。數據顯示,今年1-5月,一汽豐田bZ4X僅售4939輛;而廣汽豐田bZ4X僅售3113輛;要知道,同級別的特斯拉Model Y、比亞迪唐等車型均月銷破萬輛。
豐田汽車新任社長佐藤恒治表示,“我們在純電汽車的開發(fā)上失敗了,且在實踐中發(fā)現了很多問題?!蓖瑫r表示,通過bZ4X車型的開發(fā),豐田汽車將重新思考業(yè)務結構,并計劃加大對華投資力度,在中國建立全新的研發(fā)體制,未來的電動產品將由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共同進行研發(fā)和生產,以扭轉豐田汽車在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頹勢,并計劃把在中國研發(fā)和生產的產品出口到全球其它主要市場。
按照規(guī)劃,2026年之前,豐田汽車將推出10款新的純電動車型。中國作為豐田最重要的市場之一,豐田計劃在2024年投放2款在中國本土開發(fā)的純電動汽車。
豐田汽車公司執(zhí)行役員、中國本部長、豐田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上田達郎表示:“我們看到,中國消費者對BEV的喜好,相對世界其他地區(qū)更強,所以今后在中國,豐田發(fā)展純電動車的力度,也會比其他地區(qū)更強、更足。”
不過,目前中國新能源市場已一片紅海,豐田想要在該領域破局談何容易。數據顯示,今年1至5月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0.5萬輛和294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45.1%和46.8%,市場占有率達27.7%。其中,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4.2萬輛和158.6萬輛,同比均增長1倍;
重押氫能源技術
眾所周知,豐田在純電領域布局較為抗拒,但在新能源轉型方面押注混動和氫能源技術。甚至邀請本田、馬自達、三菱等一眾日系車企,集體抵制電動汽車,集體表示:電動汽車不環(huán)保、也不是未來,氫能源才是最終答案。
在中國市場,豐田一直布局氫燃料汽車發(fā)展。2019年在國內開啟氫燃料電池技術和產品的推廣和普及,2020年豐田便與億華通、重塑科技、一汽、廣汽、福田、雪人股份、海格客車、東風、北汽等簽署相關合作,2022年實現為北京冬奧會和殘奧會提供大規(guī)模氫能源貴賓車。
6月16日,豐田在華首臺氫燃料電池乘用車7X-H已于海南下線。該項目是豐田中國與海馬汽車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(fā)和產業(yè)化領域展開的戰(zhàn)略合作。
盡管當前國內新能源市場以純電和混動為主,但長遠來看,業(yè)界認為新能源汽車應是多元化技術路徑共存,除上述兩種技術路徑外,氫能源和甲醇也是未來汽車重要發(fā)展路徑。
目前,國內已有多家車企切入氫能源賽道,包括長城、比亞迪、東風、一汽、長安等車企。而在甲醇賽道中,國內主流車企僅有吉利在此領域深耕。李書福表示,“綠色甲醇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一樣,都是終極的新能源汽車,無論是汽車產業(yè)還是能源行業(yè),都將因此而迎來巨大商業(yè)機遇?!?/p>
就目前來看,氫能源還正處于探索階段,深耕多年氫能源的豐田中國能否借此彎道超車?“難產”的全固態(tài)電池能否成功也還未可知。但國內新能源市場已進入淘汰賽階段,留給豐田的時間已經不多。
關鍵詞:
相關閱讀
-
重回亞洲市值TOP5,豐田固態(tài)電池仍是“...
編輯導語:在承認“純電汽車”開發(fā)失敗后,豐田再押固態(tài)電池。多次... -
再戰(zhàn)IPO,CBD家居沒有新故事
??文 樂居財經楊凱越 ??以豹子頭的商標形象以及“CBD家居”這... -
騰訊向左,阿里向右,蘑菇車聯蒙眼狂奔...
出品丨探客出行 作者丨廖鴻杰 編輯|馮羽 美編|倩倩 審核|頌文 近日 -
夏天到了,給數據中心潑點“冷水”-全球...
氣溫上升,還有什么能比“工作沒了”,更能讓人一瞬間心里拔涼拔涼... -
全球觀察:中國汽車崛起,合資品牌得像...
自主品牌來勢洶洶,加之年輕消費者成為汽車消費市場的主力,那些老態(tài)之 -
資本 | 氫能賽道不做生意,只做“風口”
在碳中和背景下,傳統化石能源正逐步向新能源轉型。同時隨著氫能知識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