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錘定音:合資車企為何陷入集體焦慮
上周末,北京現(xiàn)代汽車在杭州舉辦全新緊湊型SUV沐颯上市發(fā)布會。發(fā)布會前,就北京現(xiàn)代發(fā)展現(xiàn)狀、遇到的困難,以及沐颯這款新車的市場定位等話題,舉辦了一個媒體溝通會。
北汽集團副總經理、北京現(xiàn)代董事長鞏月瓊在溝通會上指出,最近一段時間,很多合資車企比較焦慮。來自韓國履新不久的北京現(xiàn)代總經理吳益均說,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發(fā)展迅速,競爭壓力日趨激烈,在中國的很多合資車企都同樣面臨困擾。
【資料圖】
過去一兩年,隨著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迅速崛起、以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突飛猛進,合資車企明顯有些落后了,陷入集體焦慮。甚至有分析說,合資車企在中國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,許多國外品牌將退出中國市場。
合資品牌市場份額不斷下降
利用外資是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核心內容。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,中國汽車領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取得豐碩成果。主要跨國汽車巨頭相繼在中國設立了合資整車企業(yè),并吸引大批汽車零部件巨頭來華投資設廠。這些合資企業(yè),帶來了技術、資金和車型,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(yè)快速發(fā)展。十年前,在乘用車領域,合資品牌占據(jù)60以上市場份額,國產轎車70%是由合資企業(yè)生產的,利潤最為豐厚的中高端轎車,基本上是合資企業(yè)的天下。自主品牌乘用車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車型。
但是最近幾年,這一市場態(tài)勢發(fā)生了很大變化。2022年,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達到歷史最高點的49.9%。一批自主品牌車型殺入高端市場。今年前5個月,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達到53.1%,比上年同期提升5.2個百分點。有分析認為,合資品牌的市場正在不斷萎縮,未來市場份額可能跌破40%。
合資品牌新能源滲透率較低
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日前在中國重慶汽車論壇上指出,合資車企之所以落后,主要是新能源汽車沒有搞上去。
過去兩年,中國新能源汽車連續(xù)兩年實現(xiàn)產銷翻番。
中國連續(xù)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和第一大市場。按照中汽協(xié)的統(tǒng)計,2022年國產汽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5.6%。其中比亞迪基本都是新能源汽車。吉利、長安、奇瑞等自主品牌車企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也較高。而國內的合資品牌,在銷車型仍然以燃油車為主,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普遍較低。一些合資車企推出的新能源車型,在國內的銷量也不理想。
北京現(xiàn)代韓方總經理吳益均認為,合資車企在了解中國市場和預測市場需求方面的確有一些失誤,需要進行反省。
長期在合資企業(yè)工作的北京現(xiàn)代執(zhí)行副總經理吳周濤說,過去合資企業(yè)把全球品牌和技術帶到中國?,F(xiàn)在在電動化、智能化領域,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面。下一步可能是中國引領全球。合資車企必須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迎頭趕上。
下一步所有產品布局都是全球化,既為了中國市場、也為了全球市場。這是從北京現(xiàn)代角度做好合資企業(yè)的重要內容。
上海車展驚醒跨國車企高管
目前,國內合資車企的新車型研發(fā),主要在國外母公司進行。其中一些車型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適應性改進。
受疫情影響,過去幾年,跨國汽車公司高層和研發(fā)人員無法來中國進行實地考察和交流。北京現(xiàn)代總經理吳益均在媒體溝通會上說,過去三年對我們來說非常煎熬。由于疫情影響,韓國高管及研發(fā)人員不能訪問中國,無法對中國市場做全面了解,嚴重影響了在中國市場的應變措施。
今年4月的上海國際車展,是疫情管控措施放開以后第一個大型國際車展。大批國外跨國汽車公司高管和技術人員,絡繹不絕趕到上海??吹街袊灾髌放破嚭托履茉雌嚨拇蟀l(fā)展,他們十分驚嘆。沒想到短短幾年,中國車企進步如此之大。
吳益均告訴中國媒體,現(xiàn)代汽車集團率領了多達百人的訪問團參觀上海車展,同時針對中國市場做全面深入地了解?,F(xiàn)代汽車集團旗下的南陽研究所,對中國車型也在做深入的剖析、分析以及研究。
上海車展,讓許多跨國汽車公司高層既看到的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進步,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。不少國外車企調整對華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(fā)投入,在不斷擴大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,也不甘落后。
吳周濤表示,疫情三年,對于合資企業(yè)來說,延緩了向智能化和電動化方向發(fā)展的步伐。由于疫情導致中外交流減少,中國市場的變化,消費者對智能化、電動化的需求沒有真正地反映到企業(yè)經營決策中。
吳周濤認為,現(xiàn)代汽車在全球電動化領域很有優(yōu)勢,在歐洲市場、美國市場僅次于特斯拉。在三電技術上,無論電池、電控、電機,以及產品性能開發(fā)各個方面做得都很好。 下一步合作的方向是雙方強強聯(lián)合,將優(yōu)勢拿出來合作,這樣的產品才是真正符合中國市場,又有國際技術、品質標準的真正的電動汽車。(完)
關鍵詞:
相關閱讀
-
一錘定音:合資車企為何陷入集體焦慮
上周末,北京現(xiàn)代汽車在杭州舉辦全新緊湊型SUV沐颯上市發(fā)布會。發(fā)布會 -
思必馳合營方實控人現(xiàn)身供應商 三千萬...
《金證研》北方資本中心池淵 作者廉貞汀鷺 風控 2007年,劍橋大學商學 -
環(huán)球熱推薦:3000不到的iPhone 11又賣...
雖然月初蘋果發(fā)布的智能頭顯足夠科幻,吸引了全世界關注,但短時間難以 -
歐盟跟蘋果杠上了,又對它的一項業(yè)務下...
日前歐洲又在醞釀新的法案,那就是《新電池法》,要求廠商回歸電池可拆 -
4692座5G基站的儲能系統(tǒng)接入深圳虛擬電...
6月19日,深圳虛擬電廠管理中心、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聯(lián) -
5月TV面板出貨量下降6.1%,面積增長7.9%...
隨著國內整機廠備貨需求提升和采購逐步恢復,為了實現(xiàn)全年不虧損的經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