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力與進化:中國家電業(yè)前瞻
基業(yè)長青,定慧一體
如果說用電量是衡量國家經濟發(fā)展的重要指標,家用電器的普及、使用與更新則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。
作為世界工廠,中國的社會總用電量已是美國的2倍多,但從居民生活看,美國的人均用電量則是中國的接近6倍,和人均GDP之差相當。
(資料圖)
剔除使用習慣的影響(如西餐制作更多用電,中餐烹飪更多用明火;美國人喜歡室內空調常開,中國人能自然通風就自然通風),可以預見的是,中國要實現現代化,人民要實現美好生活,家庭用品和家務勞動一定會更多地用電驅動(“電氣化”),家里一定會有更多的電器出現。
就像過去是自己掃地拖地,后來用吸塵器,現在有了掃地機器人。過去自己削水果,現在用榨汁機。做飯洗碗用上了微波爐、烤箱、炸鍋、凈水器、洗碗機,連刷牙、美容、按摩、洗腳也開始電氣化了。
過去幾乎每隔幾年,就會有一陣“家電業(yè)是不是夕陽產業(yè)”的討論,現在已經很少了。
因為越來越多人明白,家電是傳統(tǒng)產業(yè),但這種傳統(tǒng)的含義是永遠傳承,是每天都離不了。而且家電業(yè)自身也在不斷進化中。中國人要不要到日本買馬桶蓋?一支戴森吹風為什么能賣3000塊?這些前些年引起熱議的話題,其實說明了伴隨消費升級,家電業(yè)依然充滿空間和機會。
最近我應央視《對話》之邀參加了三期“對話老友記”節(jié)目,兩期的主角都和家電相關,即TCL的李東生和格力的董明珠。家電依然是TCL的主角之一,只不過他們把整個家電部門叫“智能終端”,2022年收入突破了1000億元;董明珠則在努力從“好空調格力造”向“好電器格力造”突破,試圖在生活電器、新興電器領域有所作為。
我在家電領域還有很多“老友”,如海爾、美的、海信、創(chuàng)維、九陽、方太,都是長青型企業(yè),其中最年輕的九陽今年29歲,方太27歲,也都經歷過許多歲月的淬煉。
曾幾何時,日系的松下、索尼、東芝、夏普、三洋、日立,韓系的三星、LG,歐美的惠而浦、伊萊克斯、GE家電、飛利浦、西門子、博世等等,在中國市場八面來風。而最近十幾年,海爾智家收購了三洋、新西蘭斐雪派克、GE家電,創(chuàng)維收購了德國美茲的電視業(yè)務,海信收購了夏普的墨西哥生產線、歐洲品牌Gorenje和東芝的黑電業(yè)務,美的收購了東芝的白電業(yè)務,格蘭仕入股并掌控了惠而浦的中國業(yè)務,高瓴資本收購了飛利浦家電……,很多世界品牌的家電業(yè)務都已是中國所有。
基于技術、能力、資本和供應鏈的積累,中國家電企業(yè)不僅在一家之內進行著套系化、智能化、定制化、場景化、綠色化等創(chuàng)新,也在進入更大的社會大家庭,如企事業(yè)單位和園區(qū)的智慧能源管理,醫(yī)療器械,新能源汽車的電驅動、熱管理、底盤執(zhí)行系統(tǒng)、顯示終端,分布式光伏,電化學儲能,等等。
六祖惠能說,“定慧一體,不是二。定是慧體,慧是定用”,意思是心定是智慧產生的本體,智慧的產生是心定之后的真實妙用。中國家電業(yè)的發(fā)展充分表明,只要堅持戰(zhàn)略定力,不斷進化創(chuàng)新,就能與時俱進,與消費者同頻共長。在這個過程中,有風有雨是常態(tài),風雨兼程是狀態(tài),風雨無阻是心態(tài),風雨過后見彩虹則是永遠的未來態(tài)。
結構性增長與高質量發(fā)展
伴隨人口結構的變化和經濟增速的放緩,中國家電業(yè)總體上也在從增量時代轉向存量時代,如大家電每年的銷售數量基本在零增長上下徘徊,去年受疫情影響,更是負增長7.4%。和很多行業(yè)一樣,家電業(yè)也面臨著總需求不足的壓力。
2023年,伴隨社會經濟生活進入常態(tài)化,恢復和擴大消費被國家擺在優(yōu)先位置,商務部將2023年作為“消費提振年”,加上房地產逐步企穩(wěn),部分區(qū)域開始回暖,家電消費也在升溫。以今年“新春年貨節(jié)”為例,京東家用洗地機成交額同比增長150%,超薄平嵌冰箱成交額同比超160%,低音破壁機成交額同比超5倍。
多家市場研究機構預測,家電行業(yè)今年將實現3%以上的增長。
2月22日,由紅星美凱龍主辦的“潮向高增長”2023年中國高端電器行業(yè)生態(tài)大會在上海舉行。我在去年的大會上做了一個演講,提出中國家電行業(yè)的“新五化”趨勢,即精品化、智能化、生態(tài)化、高端化、全球化。過去一年通過和家電企業(yè)的接觸,我又看到了定制化、個性化、綠色化的方向日益明顯。
從數量增長的角度看,高增長已經結束,只有結構性、細分化的增長。
但從質量發(fā)展的角度看,家電業(yè)仍有廣闊的空間?;蛘哒f,高質量發(fā)展時代開始了。
家電業(yè)的結構性增長、高質量發(fā)展和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往往是聯(lián)系在一起的——
空調:根據GfK中怡康數據,2022年新風空調市場同比增長37.1%,2022年1-11月舒適送風、除菌凈化空調的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30.1%、36.2%。節(jié)能、新風、舒適、健康、智能等日漸成為空調產品的標配;
洗衣機:根據奧維云網數據,洗烘一體機高速發(fā)展,分區(qū)洗衣機產品和迷你洗衣機產品實現增長。2022年線上迷你洗衣機零售額同比增長10.5%;
冰箱:奧維云網監(jiān)測數據顯示,2016年1.5萬元的冰箱還基本看不到,而在2020-2021年,1.5萬元以上冰箱的市場比重已經超過18.6%,高端冰箱占比接近1/5。大容積、分類存儲、長效保鮮、凈味除菌、深層冷凍等技術不斷突破;
彩電:大尺寸爆品、高端化優(yōu)品、趨勢化新品成為市場亮點,QD OLED、8K、Mini LED、激光電視、超大尺寸彩電正在大幅度加快滲透,適老、護眼、添加社交辦公健身等差異化應用的彩電嶄露頭角;
廚電:以集成灶和洗碗機為代表的新興廚電表現出良好的抗壓能力,洗碗機2016市場規(guī)模為19.8億元,2021年突破100億,2022年上半年達到56億元。以咖啡機、榨汁機等為代表的水料家電在2022年實現增長;
清潔家電:掃地機器人和洗地機等清潔家電以自清潔技術夯實了市場地位,布藝清潔機異軍突起。GfK中怡康預測,2022年中國清潔電器市場規(guī)模有望突破300億元,實現手持無線吸塵器500萬臺、掃地機器人400萬臺、洗地機360萬臺的市場銷量;
美健個護小家電:電動牙刷、電動沖牙器、電吹風、美容儀、電動剃須刀、卷/直發(fā)器??品類眾多的美健個護小家電,從2017年市場規(guī)模237億元到2021年的469億元,用了5年時間實現了翻倍增長。
所以,不要說,存量化市場就沒有發(fā)展空間了,因為還有結構性增長的空間,價值創(chuàng)新增長的空間。內涵的發(fā)展是無限的,內涵發(fā)展突破之后,必定也會帶動數量的增長。
也不要說,消費者不需要我們了。而要問,我們有沒有好到讓消費者喜不自禁、口碑相傳的程度?
家電企業(yè)的價值創(chuàng)新
我在2023年中國高端電器行業(yè)生態(tài)大會上,也聽到了很多家電品牌的做法,印證了我的觀點。
海爾智家副總裁、中國區(qū)總經理 徐萌 說,在疫情后時代,我們仍然以用戶為中心,有兩個變化值得關注。一是消費分層,例如不少經歷過疫情的人會更加珍惜當下,享受生活,這對高端電器消費是非常大的空間;二是Z世代崛起,2000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經23歲,很多會開始擁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,這些人未來3—5年、5—10年一定成為中國消費的主力人群。他們會為了自己喜歡的一樣東西傾盡一切,哪怕明天啃饅頭吃咸菜!對家電業(yè)來說,他們需要的就是八個字:一站到位,一次就好!
徐萌說,卡薩帝品牌從2006年創(chuàng)立到2016年,前十年都在付出,非常苦。2016年到2019年終于實現了“高端電器的行業(yè)引領”,每年增長30%。2019年和紅星美凱龍合作在上海開了001號店,發(fā)布了“三翼鳥”戰(zhàn)略,預示著卡薩帝進入第二個階段,即“高端場景的行業(yè)引領”,開始賣場景,我們賣給用戶的是一套廚房;從2023年開始,卡薩帝正式進入到第三個階段,開始做“高端生活方式的引領者”,因為今天消費者要的已經不是廚房了,他要的是一頓美食,是生活。所以,我們希望和更多的生態(tài)合作方一起打造消費者想要的高端生活。只要心中有用戶,愿意為用戶做出改變,市場就有空間。
安吉爾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孔那 說,疫情三年,身邊不少人選擇了躺平,覺得這時投入沒有什么效果。但我們恰恰是在這時加大了投入,2022年安吉爾營業(yè)收入同比增長4.2%,營業(yè)利潤增長143%,在4500元以上價位市場優(yōu)勢明顯,在商用凈水市場同比增長15%。一是加大技術投入,自研的長效反滲透濾芯在日內瓦國際發(fā)明展上斬獲金獎;二是加大廣告投入,在同行壓縮預算的情況下,安吉爾的高端品牌認知進一步加強了;三是加大渠道投入,這兩年安吉爾和紅星美凱龍深度合作,因為紅星美凱龍家居、建材、家電一體化的一站式服務模式非常適合凈水器在里面銷售,我們快速進入184家紅星的門店,2022年也開了50多家大店,在紅星賣的產品有的一套十幾萬元,市場已經接受了我們“用科技體現高端和專業(yè)”的形象。
博西家電(中國)銷售大區(qū)高級副總裁 王振飛 說,博西家電作為百年德國企業(yè),堅持品質至上,1994年進入中國,從西門子品牌到博世品牌到嘉格納,從最早的滾筒洗衣機到電腦零度冰箱,從獨立式的洗衣機到洗干一體機再到烘干機,不斷通過新技術新產品帶動家電行業(yè)的科技創(chuàng)新。我們剛推出滾筒洗衣機時,市場還是波輪機的天下,現在已經完全是滾筒洗衣機的天下。我們20多年前就在大力推廣洗碗機、干衣機,現在已經成為這個行業(yè)的風口產品。從渠道角度看,十幾年前我們就開始關注家居建材市場并布局專賣店,因為我們的產品線跟裝修“強相關”,博西其實就是經營廚房和洗衣房的場景。紅星美凱龍?zhí)岢龃蛟旄叨思译婐^的時候,我們也率先進入,因為高端品牌需要很好的場地展示,需要服務和體驗,要把節(jié)奏慢下來、靜下來,才能真正把生意做好。
方太集團副總裁 陳浩 說,大多數廚電需要上門安裝,疫情三年很受影響,而方太三年銷售收入累計增長48%,原因是長期在技術研發(fā)上重金投入,掌握了廚電行業(yè)最大的“專利池”。立足于技術創(chuàng)新,方太向市場輸出了大量創(chuàng)新產品,如2022年推出了高端智慧成套廚電“方太玥影套系Pro”、集成烹飪中心Z系列、集成烹飪中心全隱升降系列、全新一代洗碗技術高能氣泡洗、嵌入式洗碗機G1、折疊灶等,實現了逆勢而上。此外,方太在紅星美凱龍高端電器館的智慧廚房體驗店的大店展示,也獲得了良好的市場效果。因為方太的產品線越來越長,從油煙機、灶具、蒸箱、烤箱、微波爐到洗碗機、水槽、纖維洗碗機等等,沒有場景化、體驗性的展示,是達不到“整體大于部分之和”的強體驗的展示效果的。
TCL實業(yè)中國營銷部副總裁 盧春水 說,中國電器高端化的本質來自于“產品”,而高端產品需要“技術的沉淀、創(chuàng)新和突破”。比如TCL兩年前收購的奧馬電器,是中國最大的冰箱出口商,我們調研后發(fā)現,他們的很多設備是全世界頂尖的,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給世界頂尖品牌提供產品的OEM廠商,2022年他們的凈利潤率做到了9.8個點,靠的就是技術領先。發(fā)現了這種特質后,TCL放棄了對另一個品牌的收購,而收購了奧馬。這為TCL在冰箱領域的高端化奠定了基礎。
深圳創(chuàng)維彩電公司執(zhí)行副總裁 洪文生 說,疫情期間彩電在線上是純價格戰(zhàn),“沒有最低只有更低”,但2022年可以看到有明顯的結構調整,線上65寸產品6999元的價格站住了,75寸及以上的產品占比從幾乎忽略不計到了6%,開始突破。我們還發(fā)現,高端在于細節(jié)的積累,高端電器品牌要重視工業(yè)設計的細節(jié),提升用戶體驗,要對用戶更加貼心,比如創(chuàng)維正在探索“畫質、音質+家居融合”的方式走進消費者
長虹美菱中國區(qū)副總經理 朱學文 說,產品的更新?lián)Q代和用戶的需求換新是一枚硬幣的兩面。通過技術創(chuàng)新打造具有獨特價值的產品,是高端家電的不二法門。同時,服務也要上水平,要和產品形象保持一致。
老板電器營銷副總裁徐 偉達 說,老板和紅星美凱龍之間的合作,是為了更好地把握用戶的全鏈路行為特征。因為家裝、家居、家電銷售一體化是趨勢所在,家裝、家居的流量也可以和家電形成聯(lián)動,也可以舉辦跨界活動,起到精準引流的作用。
前置渠道,家電渠道的一次進化
從2021年5月1日紅星美凱龍在上海真北路全球家居1號店北館開出1.6萬平方米的智能電器生活館開始,我一直通過這個窗口觀察國內外高端電器品牌的動向。
我從酒柜和冰箱價格在20萬元上下的福戈米蘭(意大利)這樣的品牌身上了解到原產地效應、家族企業(yè)、高超技術的價值,從A.O.史密斯(美國)這樣的品牌身上了解到全聯(lián)全控的智能物聯(lián)系統(tǒng)的價值,從最初誕生于斯洛文尼亞的傳奇品牌Gorenje身上了解了設計和藝術的價值,從日本林內身上了解到苛求品質的工匠精神。當然,我更多接觸的還是中國家電企業(yè),我看到在外資品牌擅長的高端領域,中國品牌也在快速成長。
作為家電業(yè)的老友,我也見證了家電渠道的變革。從最早的百貨大樓,到區(qū)域性家電連鎖(如今天依然興旺的武漢工貿,銀川新百),到國美、蘇寧為代表的全國連鎖,到電商時代,再到線上線下的融合、線下的深耕與創(chuàng)新。
國美、蘇寧、永樂最為興盛的時候,在上海一共有260家店,而今據說已近不到30家。滄海桑田,多么殘酷又多么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
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執(zhí)行總裁兼大營運中心總經理 朱家桂 說,如果紅星美凱龍不變革,還是只經營家居建材,估計現在也非常麻煩。正是看到了家裝家電融合的趨勢,大膽進入高端電器領域,變革創(chuàng)新,探索“讓電器成為家居方案的組成部分”,才趟出了一條新路。目前高端電器已經成為紅星美凱龍的主品類和高增長引擎。預計到2025年,高端電器將從紅星的“第一戰(zhàn)略品類”成為“第一品類”,超過沙發(fā)、床、衛(wèi)浴等等。
紅星美凱龍智能電器事業(yè)部總經理 許晶 提供了一組數據,2017年剛剛開始醞釀集合“店態(tài)打造、品牌升級、場景化體驗、系統(tǒng)化采購”等多重功能于一體的智能電器生活館的項目時,家電在紅星的銷售面積為50萬平方米,占當時整個經營面積的3.5%,到2022年12月31日,家電銷售面積為150平方米,占比為8.5%。目前智能電器生活館已經開設了150家,包括40家上萬平方米的大店,2023年目標是再開50家,達到200家,銷售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。
為此,紅星將按照“深化運營、銷量為王”的方針,為所有家電品牌賦能、引流,具體包括:將設計師資源、家裝公司資源全面向電器品類賦能,計劃通過16家設計中心和數十場設計沙龍活動,加速家裝家居電器一體化消費趨勢;在全國140個城市的天貓同城站,用線上渠道實現引流賦能;紅星美凱龍擁有的家裝門店資源也將向電器品類傾斜,并利用自有的建材品類——如衛(wèi)浴、門窗等與電器品類聯(lián)合互動,為電器品牌開放招商、品牌產品首發(fā)、營銷廣告資源等服務。
和去年的高端電器行業(yè)生態(tài)大會相比,今年的參會品牌增加了1/3。紅星智能電器生活館,正朝著“家電品牌的高端零售首選渠道”的目標迅速推進。
成功不是偶然的。紅星智能電器生活館的成功,是洞察了消費者行為變化中蘊含的新機會,然后全力投入,將小小的機會之窗變成越來越大的機會通道。
原來電器是家裝的下游,房子裝修好才考慮電器。但隨著新風系統(tǒng)、凈水系統(tǒng)等系統(tǒng)電器的崛起,以及廚電、影音等嵌入式安裝的風靡,電器逐漸成為家裝的上游,即消費者會先選電器,定下尺寸,再和設計師確定裝修方案。
原來的電器賣場是賣產品,拼價格,現在場景化、系統(tǒng)化、體驗化、服務化更加重要,全場景一站式的高端體驗空間必然應運而生。
近年來,在疫情影響下,種草等內容營銷興起,不少企業(yè)發(fā)動全員包括經銷商,大家都去開抖音,寫筆記,但由于各自為戰(zhàn),追求短平快變現,也出現了內容隨意化甚至違背品牌定位的情況,這種“線上”的表達方式并不是高端品牌所希望的高大上的“上”。此時,線下的展示,以及基于線下展示再去生發(fā)線上素材,就成為高端品牌的選擇。
隨著家庭裝修由“裝在家(電)前”向“家(電)在裝前”的轉型,以及線下全場景體驗式呈現的重要性的提升,紅星美凱龍智能電器生活館就有了一個重大機遇,即成為高端家電企業(yè)的前置渠道。這是家電渠道的一次新的進化。
中國家電業(yè)的發(fā)展啟示我們,不畏浮云遮望眼,關關難過關關過,只要我們能看到變化,并有勇氣通過變革創(chuàng)新,駕馭變化。
關鍵詞: 中國家電業(yè)
相關閱讀
-
定力與進化:中國家電業(yè)前瞻
基業(yè)長青,定慧一體如果說用電量是衡量國家經濟發(fā)展的重要指標,家 -
家電業(yè)承壓前行 今年內銷市場有望復蘇 快訊
隨著國家正式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政策,中國家用電器協(xié)會... -
光伏技術突圍: 電池革新成利潤再分配...
2月23日,光伏設備板塊漲幅居前。 -
2022年全國家電行業(yè)營收達1.75萬億 總...
中國家用電器協(xié)會數據顯示,2022年,全國家電行業(yè)承壓增長,總體保... -
全球新消息丨馬桶產業(yè):聚焦用戶體驗 ...
智能衛(wèi)浴產品是關系到民生的朝陽產業(yè),尤其是智能馬桶,其應用前景... -
多家廚房小家電企業(yè)“成績單”公布,為...
幾家歡喜幾家愁。